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中医药》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31569
牛皮纸加垫尺偏位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18例
http://www.100md.com 《广西中医药》 1999年第4期
     作者:程 军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530001 南宁市明秀东路34号

    关键词:腕舟骨骨折;牛皮纸;尺偏位;外固定

    广西中医药990414 1997年2月~1998年12月笔者用牛皮纸加垫尺偏位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1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6例,女2例;年龄最大47岁,最小17岁,平均31.8岁;病程最长3个月,最短30min.均为外伤引起,其中腕舟骨腰部骨折11例,近端骨折2例,结节部骨折5例。新鲜骨折12例,陈旧性骨折6例。骨折均无移位。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2 治疗方法

    患者确诊后,在患侧腕关节桡侧鼻烟窝上放置一大小为8mm×8mm×5mm纸片做平垫,下衬棉花。用一块厚约0.2cm的牛皮纸,剪成20cm×20cm大小,按近端至腕关节上10cm,远端至拇指掌关节(不超关节),中轴线在患腕关节桡侧放置,牛皮纸两侧缘分别从掌侧和背侧向尺侧包裹而不使牛皮纸两侧缘互相接触,中应有间隙,以免包扎后纸垫上的压力不集中。牛皮纸远端边缘按手掌弧形修剪,远端纵形剪开长约2~3cm裂口,以使固定更稳固。然后用小绷带缠绕包扎,腕关节尺偏5°~10°固定。固定期间随时调整绷带松紧度。施固定术后3天嘱患者行握拳及手指屈伸锻炼,4周复查1次。

    3 治疗结果

    按《中医骨伤科学》〔2〕中骨折临床愈合标准,18例中临床愈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固定时间最长为12周,最短为6周,无效的1例因患者不能坚持外固定所致。

    4 讨 论

    正常腕关节的活动,一部分通过桡腕关节,另一部分通过两排腕骨间关节及第一、二掌骨之间。在腕舟骨骨折时,腕舟骨远侧的骨块就与远排腕骨一起活动,两排腕骨间关节的活动就要通过腕舟骨骨折线,故腕舟骨骨折端所受的剪力很大,骨折两端难于固定在一起,以致骨折难于愈合。采用牛皮纸加垫尺偏位固定,由于牛皮纸具有较好的弹性和韧性,固定较稳固,骨折端不易分离。同时,腕关节尺偏位时,骨折面与桡骨下关节面平行,肌肉收缩张力对两断端可产生纵向压缩力,可克服腕舟骨骨折端的剪力,从而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传统常用的纸板加垫固定或前臂管型石膏固定,前者固定往往不牢靠,且固定时间长时往往需要多次更换纸板而影响骨折的愈合。后者固定也易松动,且不易调整。采用牛皮纸加垫尺偏位固定的方法,取材容易,制作简单,外固定较稳固,不影响固定后的功能锻炼,符合中医对骨折治疗动静结合的原则,故疗效较满意。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9.

    [2] 张安桢,武春发.中医骨伤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75.

    1999-04-01收稿, 百拇医药